閩江學院,位于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八閩首府福州市的閩江之濱。這座新建本科院校,由福州師范高等?茖W院和閩江職業(yè)大學兩校合并組建,有著整整50年的辦學歷史。光陰荏苒中,它已與人文薈萃的福州融為一體:福州悠久的歷史文化哺育了它深邃的內(nèi)涵、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塑造了它寬廣開放的胸懷;而這座充滿文化氣息的學府,又不斷將自身積淀生發(fā)的文化成果回饋反哺著這座城市。大學與城市,因文化而互相提升,因文化而不斷超越,文化,也就成為了連接兩者的文明臍帶。
閩江學院正門
福州,早在公元前202年,閩越王無諸便在此筑城建治,此后長期是歷代郡治、州治、府治。這里山川俊美,江水澄碧,海天交匯,形勝東南。自然山水賦予的靈氣哺育了林則徐、嚴復、詹天佑、林覺民、冰心等一代又一代英才;先人借依江傍海自然造化之功,辟港通津,放眼世界,兼蓄中西文化,毓福州海納百川之大氣;歷代先民素有百折不撓、不畏艱難的骨氣,歷經(jīng)磨難而信念愈堅,飽嘗艱辛而斗志更強,櫛風沐雨,勤勞勇敢,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閩都文化。
沐三山之惠風,聆江海之長吟。半個世紀來,閩江學院扎根福州,如同那遍布城市角落的參天榕樹一般,日夜汲取著閩都文化的養(yǎng)份。歲月的熏陶,使這座學府的肌理中處處浸潤著閩都文化的精氣神。
近年來,福州市委、市政府將建設文化強市,打造閩都文化品牌作為重任,建設文化強市被確立為一個長期的戰(zhàn)略目標。福建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袁榮祥多次強調(diào),要進一步挖掘福州文化特色,打造閩都文化品牌,增強閩都文化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加快推進福州市文化強市建設,提升省會福州的文化品位。作為省市共建的地方大學,閩江學院積極響應福州市委市政府的號召,順勢而為,利用自身的人才優(yōu)勢、學術優(yōu)勢,全面參與福州市文化建設。
“福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積淀很深。閩江學院身處福州,可謂得天獨厚。高校作為人才和知識高地,應該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發(fā)揮優(yōu)勢,將學校打造成為社會文化的高地,為當?shù)氐奈幕ㄔO和發(fā)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遍}江學院黨委書記陳永正博士這樣表示。
幾年來的不懈努力,閩江學院在打造福州文化名片和城市精神方面、在閩都歷史文化研究領域大顯身手,在壯大地方服飾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傳承當?shù)匚幕z產(chǎn)中盡心竭力,為福州文化建設和發(fā)展貢獻了一批批重要成果。碩果滿枝,源于根深蒂固。閩江學院與榕城福州,就這樣展開了一場精彩的文化互動。
為發(fā)掘城市精神鼓與呼
大學與社會如何互動,一直以來是人們談論不止的話題。閩江學院致力于創(chuàng)建“沒有圍墻”的大學,把自己的神經(jīng)末梢伸向廣袤的社會領域。它敏銳地感受著社會的需要,為社會的精神需求呼吁奔忙,盡心盡力。
以前福州有句俗語,叫“身在福州不知!。它形容的是,許多身在福州的當?shù)厝撕屯獾厝藢Α坝懈V荨钡奶厣杂性S多的“不知”,更不用說許多沒到過福州的人了。為更好地增強市民對“有福之州”的認同感,激發(fā)市民建設家鄉(xiāng)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提高福州知名度,提升福州文化品味,充分展示福州新風貌,2006年底,福州在全市展開了熱火朝天的“福州十大名片”評選活動。福州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市委書記袁榮祥、市長鄭松巖都作了重要批示。
“福州是我國沿海開放省會城市,要在海西建設中‘挑大梁、樹形象、走前頭’,名片評選有利于更好地凝聚民心、展示福州,完全應當開展!遍}江學院的專家學者與社會各界積極響應此項活動。一時間,人們紛紛通過短信、電話、網(wǎng)絡、信件等多種途徑參與推薦活動。參與評選活動的逾80萬人次,共推薦了508張?zhí)崦?nbsp;
508張?zhí)崦,真是洋洋大觀,幾乎把福州歷史文化、名勝古跡、名人、古建筑、物產(chǎn)、工藝、曲藝等各方面的“家珍”全數(shù)盤點。如何從中評選出福州十大城市名片,作為這次名片評選活動的“知識庫”和“智囊團”,閩江學院專門組織數(shù)十名專家學者召開座談會。大家獻計獻策,不遺余力。
閩江學院副院長趙麟斌教授認為,福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歷史文化名城,兩千多年的歷史傳承和文化發(fā)展,形成了福州獨特的城市內(nèi)涵和文化瑰寶。因此在推選時要著重把握好“普”與“特”的關系:“普”是指具體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豐富性,“特”是指名片的代表性、典型性。推選時要在豐富多彩、門類多樣的具體歷史文化遺產(chǎn)中選擇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歷史文化脈絡,最能凸顯城市魅力特色的典型代表,使之真正具有代表性、地方性、典型性,從而保持名片內(nèi)涵的系統(tǒng)性、深刻性與導向性。
經(jīng)過廣泛深入的討論,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名片評選要弘揚閩都精神。此后,大家又對名片評選的一些細節(jié)進行了認真探討。壽山石與壽山石雕哪個名稱更準確?閩菜和福州菜哪個更能代表福州?市樹、市花、市果是否適宜成為候選名片?學者們拿出縝密入微的求實精神展開辯論、論證,終于達成廣泛共識。
歷經(jīng)近半年的工作,在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下,2007年5月,福州十大名片出爐,它們分別是:三坊七巷、馬尾船政、林則徐、三山兩塔一條江、鼓山、閩劇、溫泉、壽山石、曇石山文化遺址、青云山。福州終于向世人亮出了自己靚麗的文化名片。閩江學院專家學者們的艱辛努力也贏得了福州各界的贊譽。
城市名片評選之后,閩江學院學者又和社會各界提出:福州應有自己的城市精神。
閩江學院歷史系薛菁教授說,一個城市所擁有的獨特精神是深受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浸潤的。所謂城市精神,歸根結底是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她提出,從新石器時代最早的福州歷史文化至今,福州歷史上出現(xiàn)了無數(shù)的杰出人士,在他們身上濃縮了福州的城市精神。在今天堅持科學發(fā)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重新解讀這些精神,對于培養(yǎng)福州市民良好道德風尚和文化素質(zhì),激發(fā)大家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奉獻家鄉(xiāng)的觀念都是大有裨益的。
今年初,福州開始向社會征集“城市精神”表述語。閩江學院的學者們再次投身這項活動,他們開會研討,著述論證。今年7月,在各界的參與努力下,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名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獲選為福州城市精神表述語。
“一座城市的胸懷,并不在于它空間如何寬廣、面積如何巨大,而在于它的開放觀念、豁達情懷、包容心態(tài)和長遠目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相信,福州城市精神將會深深植入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滲入每個福州人的血液,激勵榕城兒女頑強拼搏,建設好美麗的有福之州,使‘城市精神’轉化為巨大的物質(zhì)力量!”一位親身參與這項評選活動的閩江學院學者這樣欣慰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