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ASLA住宅設計類榮譽獎: Mill Creek Ranch
場地設計
茂密的落羽杉三三兩兩地散布在溪畔,不遠處則是新建的農舍建筑群,精心設計的室外活動場地突出了場地豐富的空間層次,而應客人要求而設的游憩草坪、戶外排球場、冥思場所、碼頭、步行道以及水景、火景元素則散落在園地的四周。繁盛生長的本土植被以及諸如石灰?guī)r、砂巖、鋼材和混凝土板等耐久的硬質景觀形成了邊界,劃分著不同的活動場地,也從材料上與建筑相呼應。
階梯式的花園臺地和石板鋪成的道路連接起位于不同高度和角度的四棟建筑單體。在初始的設計方案之中,土木工程師在庭院的中部設計了一個集水池以收集雨水,而景觀設計師在介入后對方案進行了調整,如今,具有清潔能力的水生植物在雨水花園中繁茂的生長,在外側,一系列積水壩層層跌落,清潔、過濾著即將匯入小溪的雨水。一道石壩攔截在溪水的上游形成了一個池塘,潺潺流水從一階階的踏步中溢出,發(fā)出淅瀝的聲響。溪水流過陽光下的石坡,也經歷了一次來自自然的紫外線消毒。不同的材料選擇帶來了豐富的變化,而一致的形態(tài)卻又呼應著散落的建筑以及位于其后的有機果園與菜園,形成了統(tǒng)一的視覺效果。
在場地的西側,占地近6英畝的道路和谷倉被移除,吸引著無數授粉昆蟲的本土植被取而代之,欣欣向榮。曾經穿越了敏感濱水區(qū)域的機動車道如今花繁葉茂,生氣勃勃的入口區(qū)域與場地的特性更為契合,而新的車道則暗藏其后,連接著建筑與廣闊的牧場。
本項目的成功也少不了建造團隊的鼎力支持,他們與當地的匠人緊密合作,為方案增添了不少特色,而其中一位石匠更是才華橫溢,在他手下的每一塊石料都得到了最妥善的處理。
從修復后的草地回望農舍建筑,曾經衰敗的道路和建筑空間都以蕩然無存。草地成為雨水與自然溪流之間的過濾屏障。
鋼石結構的梯步與折線形的扶手旁,是階梯狀的混凝土板種植池。
石灰?guī)r臺階連接著冥思庭院與溪水。
編輯:zhaomengdi
相關閱讀
汪怡嘉:特色城鎮(zhèn)的景觀設計與實踐
汪怡嘉女士是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造園景觀系教授,曾任AECOM 中國區(qū)景觀設計副總監(jiān),致力于園林景觀規(guī)劃及設計已有二十年以上。她多元化的項目經驗來自美國、臺灣、香港、中國大陸及其它亞洲不同地區(qū)的項目。項目類型包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