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南:芍藥作為中國愛情花之史考——執(zhí)子之手,秉蘭贈芍
2.芍藥之女性意象
花草與女性聯(lián)系緊密,經(jīng)常用"花容月貌"來形容女子。
《山海經(jīng)》:"帝之季女曰瑤姬,精魂化草,實為靈芝。"
《本草綱目》載"芍藥,猶綽約也。綽約,美好貌。此草花容綽約故以為名。"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藥茵。"
芍藥的別名:嬌客,沒骨花。沒骨,中國畫傳統(tǒng)花卉畫的一種畫法。直接用顏色或墨色繪成,而不用墨線勾勒外輪廓。
五月花神
《芍藥譜》所記載芍藥品種其名多如'冠群芳'、'寶妝成'、'疊香英'、'醉西施'等女性意義的詞匯。
蘇軾《玉盤盂》:"姑山親見雪肌膚。"
楊萬里"欲比此花無可比,且云冰骨雪肌膚。"
白居易"況有晴風度,仍兼宿露垂。疑香薰罨(掩)畫,似淚著胭脂。"
黃庭堅《絕句》"春風一曲花十八,拼得百醉玉東西。露葉煙叢見紅藥,猶似舞馀(余)和汗啼。"霧氣繚繞中的芍藥,好似穿著紅舞衣的歌女,揮灑著汗水翩翩起舞。
《水滸傳》"冰肌玉骨,粉面酥胸……聲如鶯囀喬林,體似燕穿新柳。正是:春睡海棠晞曉露,一枝芍藥醉春風。"(第38回,宋江眼中一唱歌女子)
《西游記》"那女子生得……月樣容儀俏,天然性格清。體似燕藏柳,聲如鶯囀林。半放海棠籠曉日,才開芍藥弄春晴。"(白骨精)
芍藥女性意象突出地顯示在秦觀《春日》詩中"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日本"立如芍藥,坐如牡丹,行如百合"(立てば芍薬、座れば牡丹、歩く姿は百合の花)。
3.女科之花
芍藥根作為藥物,有白芍和赤芍之分,二者功效不同。
白芍可養(yǎng)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具有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fā)熱、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作用。
赤芍可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于溫毒發(fā)斑、目赤腫痛、肝郁脅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等癥狀。
元代劉因《靜修集》卷五《飲山亭雜花卉·芍藥》:"宜致美人贈,服之良有功。分形雖異種,氣類暗相通。"用芍藥花制作的花茶,能調(diào)節(jié)女性內(nèi)分泌,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也有養(yǎng)血柔肝之功效。
清代德齡女士在《御香縹緲錄》中曾敘述慈禧太后為了養(yǎng)顏益壽,特將芍藥的花瓣與雞蛋面粉混和后用油炸成薄餅食用。此外,芍藥花還可以制作芍藥花羹,芍藥花酒、芍藥鯉魚湯、芍藥花煎等,制作方法簡便,美味可口,功效頗佳。
4.寓意豐富
4.1富貴吉祥
古有花王之稱。宋晁補之《望海潮·揚州芍藥會作》:"人間花老,天涯春去,揚州別是風光。紅藥萬株,佳名千種,天然浩態(tài)狂香。尊貴御衣黃,未便教西洛,獨占花王。"
宋·王質(zhì)《驀山溪》:"世只兩名花,芍藥相,牡丹王,未盡人間舌。"
唐·韓愈《芍藥》:"浩態(tài)狂香惜未逢,紅燈爍爍綠盤籠。覺來獨對情驚恐,身在天宮第幾重?"
四相簪花:北宋典故。沈括《夢溪筆談》:"后園中有芍藥一干分四歧,歧各一花,上下紅,中間黃蕊間之。當時揚州芍藥,未有此一品,今謂之"金纏腰"者是也。公異之,開一會,欲招四客以賞之,以應(yīng)四花之瑞。……至中筵,剪四花,四客各簪一枝,甚為盛集。后三十年間,四人皆為宰相。"
宋代宮廷之中喜簪芍藥。楊萬里:"春色何須羯鼓催,君王元日領(lǐng)春回,牡丹芍藥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水滸中的男士)
"瑞花"之稱。
4.2品格高貴
唐·錢起《故王維右丞堂前芍藥花開,凄然感懷》:"芍藥花開出舊欄,春衫掩淚再來看。主人不在花長在,更勝青松守歲寒。"
宋·楊萬里《玉盤盂》:"欲比此花無可比,且云冰骨雪肌膚。對純潔無瑕品質(zhì)的謳歌。"
《芍藥花》:"麗質(zhì)綺羅眾芳中,花相爭艷殿春紅。芍藥留怡出春日,笑送富貴欲清風!"
"敢殿三春后,樂讓百花先"的恬退謙遜、不媚俗流的高尚品格和氣質(zhì)。
清代康熙朝王式丹命途坎坷,屢試不第。曾賦《芍藥詩》:"開時不用嫌君晚,君在青云最上頭",以芍藥自況,雖晚猶爭,終于在59歲時躍上龍門,成為著名的"花甲狀元"。時人欽佩其百折不撓的精神,贈以"王芍藥"的盛名。
4.3珍惜光陰
別名:婪尾春,殿春花。
蘇軾(一說邵雍):"一聲鴂[jué]啼畫樓東,魏紫姚黃掃地空。多謝花工憐寂寞,尚留芍藥殿春風。"
宋·蔡襄:"吉祥亭下萬千枝,看盡將開欲落時。卻是雙紅有深意,故留春色綴人思。"
唐·柳宗元《戲題階前芍藥》:"凡卉與時謝,妍華麗茲晨。欹紅醉濃露,窈窕留馀春。"
趙彥端《浣溪沙》:"春于紅藥更留連。"
陸游《暮春》:"辛夷海棠俱作塵,鮆(cǐ)魚蓴(莼)菜亦嘗新。一聲布谷便無說,紅藥雖開不屬春。"
編輯:jiaol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