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影響填土壓實的因素
填土壓實質量與許多因素有關,其中主要影響因素為:壓實功、土的含水量以及每層鋪土厚度。
3.1壓實功的影響
壓實功能(指壓實工具的重量、碾壓次數或錘落高度、作用時間等)對壓實效果的影響。填土壓實后的干密度與壓實機械在其上施加的功有一定關系。在開始壓實時,土的干密度急劇增加,待到接近土的最大干密度時,壓實功雖然增加許多,而土的干密度幾乎沒有變化。因此,在實際施工中,不要盲目過多地增加壓實遍數。
3.2含水量的影響
在同一壓實功條件下,填土的含水量對壓實質量有直接影響。較為干燥的土,由于土顆粒之間的摩阻力較大,因而不易壓實。當土具有適當含水量時,水起到了潤滑作用,土顆粒間的摩阻力減小,從而易壓實。相比之下,嚴格控制最佳含水量,要比增加壓實功能收獲大得多。當含水量不足,灑水困難時,適當增大壓實功能,可以收效,如果土的含水量過大,此時如果增大壓實功能,必將出現/彈簧現象,壓實效果很差,造成返工浪費。所以,土基壓實施工中,控制最佳含水量,是首要關鍵。各種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所獲得的最大干密度,可由擊實試驗取得。
3.3鋪土厚度的影響
土在壓實功的作用下,壓應力隨深度增加逐漸減小,其影響深度與壓實機械、土的性質和含水量有關。鋪土厚度應小于壓實機械壓土時的作用深度,但其中還有最優(yōu)土層厚度問題,鋪得過厚,要壓多遍才能達到規(guī)定的密實度。鋪得過薄,則也要增加機械的總壓實遍數。恰當的鋪土厚度能使土方壓實而機械的功耗費最少。
實踐經驗證明:土基壓實時,在機具類型、土層厚度及行程遍數已選定的條件下,壓實操作時宜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邊緣后中間(超高路段等需要時,則宜先低后高)。壓實時,相鄰兩次的輪跡應重疊輪寬的1/3,保持壓實均勻,不漏壓,對于壓不到的邊角,應鋪以人力或小型機具夯實。壓實過程中,經常檢查含水量和密實度,以達到符合規(guī)定壓實度的要求。
4.常見問題的處理措施
4.1場地積水
由于場地平整面積過大、填土過深、未分層夯實;場地周圍沒有做排水溝、截水溝等排水設施,或者排水設施設置不合理,排水坡度不滿足要求;場地周圍沒有做排水溝、截水溝等排水設施,或者排水設施設置不合理,排水坡度不滿足要求以及測量誤差超過規(guī)范要求等原因,而導致場地內在平整以后出現局部或大面積積水。
其預防措施為:在施工前結合當地水文地質情況,合理設置場地排水坡(要求坑內不積水、溝內排水暢通)、排水溝等設施,并盡量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結合。如果施工期跨雨期的,要做好雨期施工現場排水措施。場地回填土按規(guī)定分層回填夯實,要使土的相對密實度不低于85%。
其對應的治理方法為:
?。?)明溝排水法;沿場地周圍開挖排水溝,再在溝底設集水井與其相連,用水泵直接抽走(排水溝和集水井宜布置在施工場地基礎邊凈距0.4m以外,場地的四角或每隔20~40m應設1個集水井)。
?。?)深溝排水法。如果場地面積大、排水量大,為減少大量設置排水溝的復雜性,可在場地外距基礎邊6~30m開挖1條排水深溝,使場地內的積水通過深溝自流入集水井,用水泵排到施工場地以外溝道內。
?。?)利用工程設施周圍或內部的正式滲排水系統(tǒng)或下水道,將其作為排水設施,在場地一側或兩側設排水明溝或暗溝,把水流引入滲排水系統(tǒng)或下水道排走,此法較經濟。
4.2填方土出現橡皮土
由于使用了含水量比較大的腐植土以及泥炭土或者粘土、亞粘土等原狀土土料回填。打夯以后,基土發(fā)生顫動、受壓區(qū)四周鼓起形成隆起狀態(tài)(土體體積未變化)、土體長時間不穩(wěn)定。
其對應的預防措施為:
?。?)現場鑒別,要求回填土料“手握成團、落地開花”。
(2)回填前,不允許基坑內有垃圾、樹根等雜物,清除基坑內積水、淤泥。
其對應的治理方法:
?。?)如果土方量很小,挖掉換土,用2:8或3:7的灰土(雨、冬期不宜用灰土,避免造成灰土水泡、凍脹等事故)、砂石進行回填。
?。?)如果面積大,用干土、石灰、碎磚等吸水材料填入橡皮土內。
?。?)如果工期不緊,把橡皮土挖出來,晾曬后回填。
4.3回填土密實度達不到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
填土的場地在荷載作用下,地基引起比較大的變形,地基穩(wěn)定性降低。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bodypridespa.com